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成果 / 成果展示

2024年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云南主要蔬菜抗病优质新品种选育及应用

2025-09-08  阅读数:488 

项目名称:云南主要蔬菜抗病优质新品种选育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邓明华李凡文锦芬吕俊恒蔡荣靖朱世银莫云容许彬韩曙赵凯许俊强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昭通学院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曲靖市滇冠种业有限公司砚山县经济作物工作站宣威市太坤调味品厂
成果简介: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蔬菜资源丰富,是我国蔬菜生产的重要优势产区,发展较快,近年 来栽培面积约1800万亩/年,约占我国蔬菜栽培面积的5.6%。但存在新形势下蔬菜主产区病 毒病爆发成因不明、抗性品种资源匮乏、病毒病防控技术效果不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 经历15年的努力,取得了重要创新性成果:

1. 阐明主要蔬菜病毒病致灾规律,发现危害辣椒和番茄病毒新记录。系统阐明了近10年 来云南茄科、葫芦科和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毒病发生危害现状、病原种类及致灾规律。(1) 明确了云南蔬菜主产区病毒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番茄斑萎病毒(TSWV)是对辣椒和番茄 构成严重威胁的主要病毒,芜菁花叶病毒(TuMV)是危害大白菜主要病毒,小西葫芦黄花叶 病毒(ZYMV)是危害黄瓜主要病毒;病毒对蔬菜的侵染方式多为复合侵染;云南辣椒和番茄 病毒种群结构存在时空差异性。(2)国际上率先检测到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MV)等2种病 毒侵染辣椒;国内首次发现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等2种病毒感染番茄;省内率先发现辣 椒脉黄化病毒(PeVYV)等3种病毒感染辣椒、ToMMV2种病毒感染番茄。为抗病品种的选 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为防控技术的研发指明了方向。

2. 建立精准评价体系,实现种质高效评价。1)建立了黄瓜ZYMV3种病毒一步法多 重RT-PCR 检测体系;发明了一种能检测感染茄科和葫芦科蔬菜至少9种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 通用RT-PCR检测方法。(2)挖掘了与类胡萝卜素和抗病毒病等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5个, 选择效率在79%以上。(3)构建了基于“DUS、分子标记、抗性鉴定种质资源精准评价体系; 对保存的1893份种质进行精准评价,鉴定出优异种质123份,其中寸金1黄瓜等9份 优异种质直接应用于生产。为抗病、优质基因挖掘和蔬菜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优异资源。

3. 优化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创制核心育种材料。利用筛选到的优异资源,通过杂交 聚合、花药/小孢子培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多基因聚合育种等技术创制了13份抗病优质蔬 菜育种亲本材料,其中抗TuMV等大白菜优异种质4份,抗TSWV、晚疫病、耐储运等番茄优异 种质6份,抗TSWVCMV等辣椒优异种质3份。其中抗TuMV大白菜种质“DG068”和抗CMV 辣椒种质不育系2001A”已成为云南大白菜和辣椒核心育种材料。

4. 育成抗病优质蔬菜新品种,构建病毒病高效绿色防控技术体系。1)利用创制的优异 种质和现代育种技术,育成了聚合多种抗性、品质优良的蔬菜新品种21个。其中丘椒4辣椒抗TMV,中抗TSWVCMV,果小匀直,油分含量高达14.0%,亩产干椒220kg,增产15.8%,占云南同类品种栽培面积约40%砚紫红2番茄高抗CMV,抗 TSWVTYLCV,中抗ToMV,可溶性固形物9.86%,品质优;滇冠夏一号大白菜抗TuMV、抗霜霉病,耐湿热,是云南夏 季大白菜主栽品种;寸金1黄瓜中抗ZYMV,亩产2200kg,增产12.8%,已成为云南东北 部黄瓜主栽品种。(2)建立了-----六位一体的高效蔬菜病毒病绿色防控技 术体系,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并大面积推广应用,有力提升了云南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获授权专利10件(含发明专利5件);育成抗病优质蔬菜新品种21个(国家登记20个、 省级鉴定1个);在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中国农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50篇 (含SCI 论文 19 篇);2 项技术入选 2021 年、2022 云南省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2022~2023 年本成果在云南省应用 202.3 万亩,新增产值 19.9 亿元,为云南蔬菜产业健康发 展及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