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8 阅读数:448
成果简介:
磷既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又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我国磷矿 资源仅占世界的5%,但磷肥产量却占世界39.3%。土壤磷素累积与流失不仅造成 磷资源的浪费,而且也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来源。针对磷素利用率低的 难题和农业发展面临保障粮食安全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双重压力的重大需求,在 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计划5个项目的支持下,团队历时15年持续围绕土壤磷素累 积、环境阈值、土壤磷库调控和作物磷高效利用开展了系统的理论创新、技术研 究和产品研发,开发智慧精准施肥软件、构建了磷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在减施 30%磷肥的条件下作物还能实现不同幅度的增产,相关技术和配套产品已在全国 9 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
成果创新点
(1)首次科学确定了红壤、潮土、水稻土、黑土四类典型农田土壤和滇池 流域土壤磷素的环境阈值,基于阈值精准识别了滇池流域土壤磷素流失风险空间 分布特征,为流域磷素养分精准管理和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2)采用DGT技术揭示了滇池、洱海等高原湖泊沉积物磷素释放的环境效 应及影响藻类生长的作用机制,明晰了沉积物有机磷对湖泊藻类生长的潜在影响。
(3)阐明了土壤pH、有机质与有效磷的响应关系,量化了酸性土壤pH变 化对磷肥利用率的影响,创建了调酸增效和以碳增效磷肥施用关键技术,研发的 土壤磷素激活剂能够同时活化利用土壤中难溶态的 AI-P、Fe-P 和 Ca-P,生物炭 基培肥剂具有提升土壤pH、土壤有机质和磷肥利用率三重作用。
(4)集成创新了适于不同区域施肥模型及分区量化施肥技术,开发了基于 土壤有效磷水平的精准配方施肥软件,实现磷肥减施与作物增产双赢,为减肥增 效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获自主知识产权及表彰情况
成果获国家专利授权25件,软件著作权14件,出版专著5部,制定团体标 准2项,发表学术论文111篇,其中在本领域的TOP期刊Catena、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等发表 SCI 论文 31 篇,培训基层农技人员5000多人。主要 完成人获得“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科技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