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2025年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5-04-14  阅读数:772 

各学院、部门:

根据《云南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度“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附件1)要求,现就2025年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项目

1、个人专项

第一层次:科技领军人才、云岭学者;第二层次:高端外国专家、产业创新人才、首席技师、教育人才(原教学名师)、医疗卫生人才(原名医)、文体人才(原文化名家)、创业人才;第三层次:青年人才。

2、团队专项

创新团队

3、配套专项

研修访学、引才伯乐激励

二、时间计算

申报人年龄、工作时限等计算截止时间为202546日。(例如:青年人才要求40周岁以下,即198547日及以后出生的人员符合年龄要求;引进人才要求申报起始日前1年内到云南省工作,即202447日及以后到云南省工作)。具体申报条件详见“云南省智慧人才云平台”通知公告栏(各专项实施细则)及附件2

三、申报方式及各专项牵头部门

“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采取网络申报方式开展,申报人通过登录“云岭先锋网”(http://www.ynylxf.cn)登录“云南省智慧人才云平台”进行申报。全程网络申报,无需提交纸质材料。申报材料中,所有业绩均需上传附件证明材料,论文需附检索报告。网络申报材料由各牵头部门进行审核,具体牵头部门及联系方式如下:

1、科技管理处:“团队专项:创新团队”

联系人:段老师              联系电话:65227712

2、对外合作交流处:“高端外国专家”

联系人:韩老师              联系电话:65227733

3、教务处:“教育人才”

联系人:余老师              联系电话:65227703

4、人事处:“青年人才(本土培养)”

联系人:彭老师              联系电话:65227681

5、人事处:除上述四个专项以外的其他各类人才项目

联系人:郭老师              联系电话:65220529

四、申报时间

2025年度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申报开始日期为202546日,截止日期为2025515日,各专项个人或团队申报需在511日前完成首次提交,经学校各主管部门审核后,如需修改完善将退回本人,请申报人及时查看平台短信通知,完善后再次提交。逾期申报或材料未及时完善不予受理。

五、申报要求

1、请各学院、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推荐申报工作。申报人需主动向所在学院/部门汇报专项申报情况,由各学院/部门汇总申报情况后填写《XX学院/部门2025年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申报情况汇总表》(附件3),并出具学院/部门推荐意见(内容包括申报情况、申报人廉洁自律、师德师风意见等,未出具推荐意见或未包含申报人相关信息的,不得申报),主要领导签字并盖学院/部门公章,428日(周一)将纸质版推荐意见交人事处人才科(耕读楼203室),电子版申报情况汇总表(excel)发送至邮箱ynaurck@163.com

六、特别提示:

1、申报人根据个人实际,可在个人专项和团队专项中各择一申报,若同时申报多个个人专项的,取消本年度所有专项申报资格。

2、申报人可以以负责人或参与人进行团队专项申报,同时也可以再申报个人专项,不冲突。

3、连续申报同一专项2个年度未入选的,暂停1年该项目申报资格(申21)。但仍可申报其他个人专项或团队专项。

4、之前未入选人才者申报类型可选“人才称号”或“人才称号+项目支持”,人才称号入选概率与是否申报项目无关,请申请人自行决定,人才称号入选后的五年内均可再申请项目支持。

5、往年已入选人才今年申报“项目支持”的,请选择跟人才入选时同一类型(例:人才入选时为“引进人才”,申请项目支持时依然选“引进人才”),项目申报不存在申21问题,项目申请成功概率与申报金额无关,请申请人自行决定申报金额。

6、申报“项目支持”的,不得用已获得支持的项目进行重复申报。学校将对拟入选的项目进行内容比对(包括与2025年国自然基金等比对),存在同类项目重复申报的,将被列入学术诚信黑名单。

7根据同层次人才专项互斥的相关要求,已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的,不得申报青年人才专项,其他专项不受限制。

8、已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的人才,可凭入选后取得的新成果申报更高层次专项。

92019年及之前已入选人才专项,完成培养期五年,原则上可按政策申请人才专项后续经费支持。但后续经费支持申请成功概率极低(2024年全省青年人才后续经费支持申请数130+,最终获批6项),建议人才申报更高级别人才

10、申报人在填报申报书以及提供相应支撑材料时,要按照“代表作”要求,突出本人取得的标志性、高质量成果,提交与申报专项关联性强、契合度高的信息和材料。申报时,不得上传涉密材料。

11、个人工作证明请到耕读楼202室扫码开具。

12、进入“云南省智慧人才云平台”,在网御VPN界面选择“匿名登录”进入,选择“已授权资源”下第一个“云南省智慧人才云平台”(附件4),申报人使用说明可在“通知公告栏”处查看。

13、依托单位必须为“云南农业大学”,不要填到二级学院。

14、计划申报的未正式入职人员,需与学校签订拟聘用协议(附件5),协议上传系统作为申报支撑材料。

15、柔性引进人才须符合《云南省柔性引进人才办法(试行)》云党人才【2016】(4号)引才对象及标准,通过规定的引才方式及步骤来滇工作,获得《云南省柔性引进人才聘任证书》。柔性引进人才(团队)申报前,需其现工作单位出具同意函,并对其师德师风、学术诚信、廉洁自律等情况提出意见。

16、若申报系统遇到技术错误或问题请直接联系技术支持:董老师13330541342,张老师15398626459,张老师15391354112

 

                             云南农业大学

                            202548